藤椒缽缽雞的特色是什么?
缽缽雞來源于四川的眉山 ,已有上百年的歷史,因為來自于鄉村,與身具來著點純真質樸的鄉村氣息,因其具有麻辣爽口,食用方便,風味獨特等優點,受到四川地區的民眾廣泛喜愛,曾于1990年獲成都市小吃優質獎,1991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優質名小吃。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。祥和祥小吃、川菜巴適館、草堂路的特色藤椒缽缽雞、缽客藤椒缽缽雞、成都上善佳缽缽雞更是風靡全國。缽缽雞食用方便,多種口味可選擇,配以特色雞湯泡飯即可休閑品味,亦可權作一餐,而且味道特色鮮美,價格平易近人。
缽缽雞是民間的菜肴,人見人愛。烹制簡單,關鍵是選原材料。雞要選“跑跑雞”。眉山本地的土雞種,敞放于鄉下山腰,稻田偷谷、林下啄蟲,一身跑跑肉,嫩香無比,就是骨頭渣
渣都是極耐咀嚼的。那種關在籠子里用飼料喂養的商品雞,吃起來像嚼木頭,毫無雞的味道。關于缽缽雞的香味,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調料———藤椒油的運用。藤椒油幾乎就是為烹調缽缽雞而天生的。洪雅的山丘區,出產一種像藤蘿的野花椒樹,據說其他地方不產這種果樹,未曾考證過,寧可這樣深信不疑,家鄉嘛。四月的藤椒果,由青而紫,玲瓏剔透,掛在樹上都是誘人的。摘來鮮果,盛于陶缽,將熱菜油浸淋,輔以鮮芋荷葉、芭蕉葉遮蔽香氣。這個程序叫“閉藤椒油”,注意是“閉”,而不是“熬”,雖然“閉”太白太實在,也許實在的往往是不可替代的。藤椒油,“麻辣不見椒(麻:花椒;辣:辣椒)”。晶瑩翠綠,麻而不膩,清香浸人,甚至能香透一條街。以藤椒油拌和的雞肉,緊跟在奇香后面的,是一股山野的浸人清涼。要是換成花椒油、辣椒油,上火不說,色香味就大不如,而且滿盆都是喧賓奪主的椒末,就根本不能叫“缽缽雞”了。